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课程论文指导老师
全职导师 | ||
姓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谭广亨 | 讲座教授 | 先天性巨结肠和其他出生缺陷的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;儿童肿瘤基因组学;免疫学和炎症;微创手术;胆道闭锁;胆总管囊肿。 |
张康 | 讲座教授 | 临床眼科学;人类遗传学;轩细胞研究;基因编辑;人工智能。 |
林德明 | 教授 | 流行病学;医学统计学;公共卫生;精神健康。 |
肖颖 | 教授 | 营养与疾病;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;食品安全的毒理学评价。 |
吴其标 | 教授 |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;肺癌耐药机制及中西药物协同效应研究;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。 |
汤宁信 | 教授 | 内科;临床药理;毒理学;高血压;脂类。 |
钟金淑子 | 教授 | 疾病发病机制的组学和微生物组学。 |
郑彦铭 | 教授 |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;白血病;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;血栓;输血医学。 |
王玲 | 副教授 | 公共卫生;营养学;食品科学 |
韩守裕 | 助理教授 | 癌症生物学;药理学;神经科学;心脏生理学;转译医学;离子通道;阿片类镇痛药;膜片钳电生理学。 |
蒙梓棋 | 助理教授 | 临床和实验药理学;认知神经科学;行为神经科学;药物临床前发现;啮齿类动物模型;体外和体内电生理学。 |
于希 | 助理教授 | 食品科技;食品安全;分析化学;纳米科技;仪器分析。 |
钟恬 | 助理教授 | 食品科学。 |
黄耀南 | 助理教授 | 生物化学;分子生物学;脱氧核糖核酸受伤修复。 |
莫永晖 | 助理教授 | 免疫学;自身免疫性疾病;神经炎症;蛋白病。 |
阳洋 | 助理教授 | 线粒体蛋白稳态;神经代谢疾病模型。 |
兼职导师* | ||
姓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钟惟德 | 教授 | 泌尿外科;泌尿系统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;前列腺癌早期转移的机制。 |
曾凡新 | 教授 | 人工智能大数据;精准医学。 |
古博文 | 教授 | 身体活动;静态行为;流行病学;健康老化; 心理健康;生物统计统合分析。 |
张严峻 | 教授 | 公共卫生;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诊断及疫苗开发。 |
陆骊工 | 教授 | 血管疾病综合介入治疗;肿瘤微创诊疗基础及转化研究。 |
卢洪洲 | 教授 |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。 |
库逸轩 | 教授 | 记忆的认知模型与神经机制;情绪和情感加工与记忆的交互影响;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。 |
陈填烽 | 教授 | 肿瘤靶向化学创新药物与诊断应用;开展硒的化学设计与创新药物开发。 |
陈晓荣 | 教授 | 身体活动和心血管健康的流行病学。 |
王成彬 | 教授 | 危险因素探索及研究机制;临床疾病实验室诊断、鉴别诊断。 |
杜庆锋 | 教授 | 慢病(健康)管理模式研究;胰岛素抵抗相关代谢性慢病的进展机制与干预研究;全科医学。 |
刘俊荣 | 教授 | 卫生管理;医学伦理。 |
张新玲 | 教授 | 超声医学;妇产科超声。 |
于雅琴 | 教授 | 慢性病基因组流行病学及精神卫生流行病学。 |
贺静 | 副教授 | 分子流行病学。 |
董鸣 | 副教授 | 临床大数据分析及建模肿瘤分子靶标检测(IVD方向);早期诊断、预后、治疗、微流控芯片、生物纳米材料 |
*备注:第一指导老师必须是学院的全职老师,兼职导师需与本校老师联合指导博士生。